行业ESG投资评价体系——系列#1
“财务实质性”议题的恰当选取是推动ESG市场发展完善的关键。对于不同行业而言,“财务实质性”议题具有明显的行业差异化特征,因此有必要探讨不同行业所关注的ESG议题。以MSCI的ESG评价体系为例,能源和材料行业更加关注“碳排放量”这一议题,这与国际国内日益严格的绿色标准息息相关。2022年12月欧盟正式批准全球首个碳边境税机制(CBAM),对特定进口产品征收碳税,旨在避免欧洲企业将生产外包给排放目标较低的国家而造成“碳泄漏”。CBAM的开征或将对中国钢铁、铝、水泥、化工等行业的产品出口形成显著冲击,增加企业的经营成本,削弱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对企业的未来现金流具有显著影响。工业和可选消费行业更加关注“劳动力管理”这一议题,主要原因是行业的劳动密集型属性叠加国际所谓“强迫劳动”预防或禁止法案的相继出台。2022年6月美国《维吾尔强迫劳动预防法案》正式实施,法案规定禁止新疆产品进口,除非企业能够提供“明确且令人信服的证据”证明产品不涉嫌强迫劳动;9月欧委会也发布《欧盟市场禁止强迫劳动产品条例》草案,提议禁止在欧盟市场上投放或提供强迫劳动产品。光伏设备、纺织等企业或不得不投入成本,做好劳工管理的合规运行和证据留存工作。金融和信息科技较为重视“人力资本开发”议题,表明行业对高技术人才较为依赖;必选消费和医疗保健较为重视“产业安全质量”议题,背后的原因是质量问题会引发严重后果;通信服务和地产则分别对“隐私数据安全”议题和“绿色建筑发展机会”议题赋予了最高权重。接下来我们将推出ESG行业评价的系列报告,探讨不同行业投资所需要关注的ESG议题。此为开篇。


风险提示
国际关系变化超预期;疫情形势发展超预期;ESG理念发展不及预期
向静姝 | 研究员曾任职于英仕曼投资旗下核心量化对冲基金AHL。伦敦商学院硕士。主要负责美国经济、全球央行和美股美债研究。
林 彦 | 研究员 曾任职于弘尚资产(红杉资本在中国的证券资产管理平台)量化投研部门,负责商品期货投资条线。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基本面量化研究。

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jpg/a9QkCiaHkK6ice4LMzlTj6Sxn8c1vOcrSFH52aRT0EhlXIWrdyGdKV6bibspE64fLDTOaK6vdzUErvKR1svl8icpWA/640?wx_fmt=jpeg">

9980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