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受益于全球数字化进程加快,“新基建“以及“双碳”目标等因素对下游需求的持续拉动,叠加国产替代的政策红利,中国半导体行业快速发展。从国际经济形势来看,各重要经济体已纷纷将半导体产业发展提升至国家战略高度,半导体行业是少有几个能经受国际经济不景气考验的行业,未来国际经济即使疲软,半导体行业也依然能取得较大发展。 作为承载了国家战略地位的重要行业,2023年中国半导体产业走向如何?半导体企业有哪些发展机遇?探迹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发布《2023年半导体行业发展趋势报告》,通过大数据洞察半导体行业发展现状,揭秘行业发展趋势,本报告基于数据分析,主要有以下五个核心观点:
半导体产量方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以来中国半导体产量逐年增长,由414亿块增长至2020年的2,612亿块,2021年更是迅猛增长至3,594亿块,同比大幅增长37.6%,是除了2010年以外近13年来的最高增速,2022年由于存货、库存保持高位,项目重复建设,产能出现负增长。2023年下半年随着库存消耗,产能将出现提升,预计增长6%达到3,400亿块。
半导体企业竞争方面,从营业收入规模来看,我国半导体行业企业可分成四个梯队,第一梯队为紫光集团、中芯国际和长电科技,营业收入规模在300亿元以上;第二梯队为韦尔股份、华天科技、富通微电,营收规模在100-300亿元之间;在最底部是广泛的中小型半导体企业,其中大部分企业在产业链中充当分销代理的角色。在疫情期间,2022年超过3400家半导体相关企业注销,从侧面反映了“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两极分化愈发明显。大型企业不断侵占中小型企业的市场份额,让强者恒强、集中更好的资源优势去助推国内龙头企业与全球产业链竞争的机会,中小型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愈发艰难,特别是分销商之间竞争更加激烈。
从成立年限来看,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的企业占比近53.6%。从注册资本数据来看,注册资本在500万以上占比近55%,1亿以上规模接近8.8%。行业相关企业均具有一定实力规模和积累,这将大部分国内中小厂商拒之门外,仅有龙头厂商有足够的资金实力投入研发生产,因此国家政策和产业资本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从半导体产业链各环节代表企业的毛利率情况可知,上游支撑产业的毛利波动区间较大,其中EDA/IP环节因技术壁垒极高,平均毛利率高达95%左右,半导体材料、设备环节平均毛利率约为30%-40%。中游环节,芯片设计也由于技术壁垒较高,毛利水平略高于晶圆制造及半导体封测。下游应用市场,代表性企业的毛利水平在20%-30%之间。半导体设计相比于制造与封测环节,所需资源较为轻量级,低投入高回报,因此常成为半导体产业创业者的首要切入口。
半导体行业进入大规模高速发展的阶段,有望成为全球第三次产业转移之地。黄金时代的到来对于半导体企业来说,需要关注哪些利好和制约因素?
历经专项工程期、产业支持期到国家战略期,半导体产业在我国科技进步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政策支持力度也随之不断加大,预期未来政策将会持续发力支持半导体产业国产化进程。2021-2022年国家“十四五”规划的提出,更是把半导体提升到事关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的基础核心领域。

据路透社消息透露,中国为了支持半导体产业发展,计划在五年内制定一项超过1万亿元人民币(约1,430亿美元)的补贴计划,该计划最快可在2023第一季度实施,该计划旨在利用财政援助资助中国企业购买国产半导体设备,补贴金额将占设备采购成本的20%,同时加强对国内半导体企业建立、扩大或更新国内制造、组装、封装和研发设施的支持以及对半导体行业的税收优惠。
宏观经济波动和产品创新催生新的消费需求会显著影响半导体行业的发展。根据美国半导体协会半导体需求增长示意图,半导体行业与电子产业高度相关。在需求爆发期,汽车智能化和电动化带动汽车芯片需求持续旺盛;另外,物联网和数据中心等也将出现高速增长。进入未来探索期,随着万物互联、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需求驱动,半导体行业将迎来需求大爆发。

受益于国产自主深入推进,2022年迎来新一轮融资高潮,从一级市场来看,2022年上半年,半导体行业完成318起投融资交易,融资规模近800亿元人民币,可见投资热度依旧。

通过对中美在近几年在半导体领域的博弈进行分析,美国对中国半导体出口限制逐步升级,限制手段更加隐秘。2022年10月美国对中国半导体企业的技术封锁再次加码,这使得国产替代蓄势待发。根据IC insights的数据,预计在2026年达到21.2%的自给率水平,市场空间广阔。
未来三年是半导体行业全面国产替代的黄金时期,半导体企业正面临着非常广阔的市场空间,通过产品低价、差异化服务能够获得产品导入和验证的机会,是半导体企业快速切入市场,加入了国内需要芯片的各行业的商业大循环的关键点。
半导体行业长期以来主要的获客模式都以老客户转介绍及原有资源覆盖为主,获客方式比较被动,一旦需求预测不当,导致库存过高,企业利润增长难以把控。在需求碎片化背景下,新市场拓展缓慢,各家企业抢夺客户资源。要在供应链中把握更大主动权需创新销售模式,加速终端客户开发。
半导体龙头企业持续加强自身销售平台的搭建,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独特销售模式,大幅提升获客效率,获得更多的终端客户,持续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




104203/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