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央企业ESG联盟”召开了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会上选举国家电投为第一届理事长单位,国家电投董事长为首任理事长。该联盟于2022年3月启动建设,由国资委新成立的科技创新局及社会责任局指导,并在年末正式落成,与《中央企业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国资国企社会责任蓝皮书(2022)》同步公开。“中央企业ESG联盟”首批成员企业共11家,分别是:航空工业集团、中国石化、国家电网、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国宝武、中铝集团、国投、华润集团、中国建材集团、国药集团,旨在将国企、央企打造成ESG领域内“带头模范”。国资委印发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亦明确,将推动更多央企披露ESG专项报告,力争到2023年实现相关专项报告披露“全覆盖”。
ESG的概念最近这么火,到底什么ESG? 众所周知,ESG是环境(Environemental)、社会(Social)及公司治理(Governance)的英文首字母缩写。

那么ESG具体包括哪些内容?目前国内外各个评级机构或金融机构都有自己的框架,但是在具体议题上已经达成了共识,只不过分类或者议题归类略有不同,主要包括的方面如下图所示:
E 环境S 社会G 公司治理 气候变化员工福利、健康与安全董事会治理生物多样性供应链薪酬制度污染及废弃物人力资源所有权及审计水资源社区关系商业道德原材料产品质量与安全税务制度“气候变化”:包括碳排放、碳定价及气候变化等内容。生物多样性:包括运营对动植物的影响的评估、衡量及保护制度或者措施。废弃物:包括废气,空气污染物,固体有害或者无害废弃物的管理制度,排放等。水资源:包括对于水资源的使用,回收及水压力风险识别等。原材料:包括原材料的管理及包装物使用及回收等。

环境可持续员工健康与安全:包括员工身心健康,如安全管理制度,工伤事件等。供应链:包括供应链稳定性评估,采购制度等。员工福利及人力资源:包括员工薪酬制度及人才培养措施及制度等。社区关系:包括当地居民关系,运营所在地对当地社区的影响及关系等。产品质量与安全:包括产品的质量管理制度,产品质量争议事件等。

社会可持续董事会治理:包括董事会治理架构,管理制度,职责等。薪酬制度:包括高管薪酬制度及平等性等。所有权及审计:包括公司所有权及财务透明度、审计意见等。商业道德:包括商业腐败等。税务制度:包括纳税制度、纳税记录等。

公司治理透明完善总之,一言以避之,ESG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即公司运营如何在盈利的同时,规避和管理好非财务风险,识别环境及社会风险,完善公司治理和合规,维护好各方利益,追求平衡及更为长远的发展。因为ESG的理念不仅契合了国企支持国家战略及社会和效益并重的本质,更反映了新时代央企追求高质量发展,绿色发展的理念,所以央企ESG联盟也就不难理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