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试验田”走向“全市场”,A股迈向全面注册制用了近4年时间。2019年7月22日,科创板开市交易,这个崭新的板块为A股注册制改革打开了突破口;2020年8月24日,创业板首批注册制企业上市,从增量市场迈向存量市场,注册制改革迈向了“深水区”;2021年11月15日,北京证券交易所敲钟开市,资本市场支持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有了新阵地。如今,沪深交易所主板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标志着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又一个重要里程碑。深圳弘扬投资董事长余少波认为,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全面落地,有利于A股进一步接轨国际市场,吸引外资增加国际资本配置。更加包容的市场将为更多企业提供上市机会,令优质企业脱颖而出,与此同时,退市制度也更加严格,优胜劣汰机制让小市值、壳资源股票逐渐边缘化,市场投资理念发生着深刻变化。现况:首批新股成交活跃239亿元,这是10只主板注册制新股上市第一天的成交额,可谓吸金效应十足。复制科创板和创业板注册制改革落地实施时的情况,10只主板新股全部以大涨收盘,涨幅最高的中电港上涨达到惊人的221.5%,就连市值最大的陕西能源表现也毫不含糊,尽管开盘仅上涨4%,收盘时涨幅却接近48%,总市值一跃超过500亿元。根据注册制下的主板新股交易规则,连续涨停板的新股炒作模式一去不复返了,新股上市后的前5个交易日不设价格涨跌幅限制。新股上市第6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恢复为10%。这意味着,以后的打新股必然面临高波动与高风险。“首批新股受到投资者追捧,成交十分活跃,对市场资金产生了一定分流效应。从中长期来看,放开新股炒作价格限制,把定价权交给了市场,打新收益也将出现分化而不再是稳赚不赔的投资。在以后的投资中,投资者还需要根据新股的行业地位、估值、发展前景等因素综合考虑做出投资决策。”余少波说。机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在全面注册制改革的带动下,资本市场服务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更广阔空间,对于深圳的发展来说也将大大受益。上市仪式上,广东省委副书记、深圳市委书记孟凡利在致辞中就表示,将积极参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发展,全力支持服务深交所打造更重要地位、发挥更重要作用,并将立足广东、深圳,全力构建更加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体系。
记者了解到,区别服务于“硬科技”的科创板和“三创四新”的创业板,沪深交易所主板将突出大盘蓝筹定位,主要服务于成熟期大型企业。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认为,主板注册制改革为成熟期的企业上市创造了更加便利的条件,借助资本市场改革机遇,制造业企业更加容易获得创新资源,从而加快先进制造业的发展步伐。“在此前科创板与创业板实施注册制的过程中,深圳已经享受到了改革红利,很多当前缺乏盈利能力的芯片、生物医药等行业中的专精特新企业得以登陆资本市场,获得更加便利快捷的融资机会。随着主板注册制改革落地,传统企业也将迎来改革红利。”余凌曲表示,深圳在家具、服装、眼镜等传统行业中也有很多优势企业,其市场份额在全国范围内占据重要地位,依托主板注册制改革,这些企业也有望提升品牌实力与产品附加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注册制改革大事件2018年11月5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宣布,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注册制改革进入启动实施阶段2019年7月22日 首批科创板公司上市交易2020年8月24日 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首批企业上市2021年11月15日 北京证券交易所揭牌开市,同步试点注册制2023年2月1日 证监会宣布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2023年2月17日 证监会发布实施165部相关制度规则,注册制制度安排基本定型2023年4月10日 主板注册制首批10家企业正式上市内容来源:深政观察


11340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