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规章制度的完备,许多规模较大但其内部管理能力还不能匹配上集团的庞大的国内企业,逐渐发现并购扩张和多元化经营的弊端,并开始寻找出路。
在我国资本市场上,越来越多的企业面临“大而不强”的困境,曾经的多元化经营反而因为企业规模的过大而对企业产生了不利影响。
杉杉股份公司介绍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92年,以服装产业起家,并在服装行业以高端男士西装品牌而迅速扩大市场优势,于1996年A股上市,是我国首家A股上市的服饰公司。但是由于服装制造、销售行业具有进入成本低的特点,行业内的公司很快面临激烈的内部竞争,
并都试图用扩大规模来降低生产成本,以至于该行业很快面临生产过剩、需求不足的情况,杉杉股份的优势也不再明显。于是,在上市三年后,杉杉股份成立多家科技子公司,涉足新能源产业,为公司找到新的盈利增长点,公司开始走向多元化发展。
杉杉股份在新能源产业不断扩大投资规模,逐渐形成了锂电池全领域布局。2012年,子公司富银融资租赁成立,标志着公司进入金融领域。

混合分拆上市过程
1.分拆前的筹备过程从杉杉股份2013年的年报来看,由于受原材料和人工成本高昂以及汇兑损失的影响,其在针织品业务实现的业务净利润为负一千七百多万元,损失范围比上一年更加扩大,甚至导致了杉杉股份的服装业务总版块营收的下降,企业的针织业务亟需调整。在2014年,杉杉股份将旗下两家主营针织产品的子公司全部股份转让给公司的少数股东之一,
获得了子公司的处置收益277.52万元。2.分拆上市地点选择从分拆上市地点选择的比例上来看,在杉杉股份混合分拆上市的筹备进程中,在H股上市的企业一直占据了较大比例。
到了2019年分拆上市新规出台,也有四十多家企业表明了在H股上市的意愿尤其对杉杉股份来说,战略转型期的子公司“时间就是金钱”,越早能成功上市,就能越快扩大资产规模,把握市场机会。
H股提供了走向国际的跳板。杉杉股份作为由本土传统行业走向新能源行业的民营企业,其国际化发展机会较小。
但是对于杉杉品牌等服装业务而言,与国际化潮流接轨并在国内消费疲软的情况下在地域上打开新的市场又对其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香港证券市场无疑提供了一个机会,能让更多的海外投资者了解到杉杉股份,从而把握时机推进国际化进程。
混合分拆上市动因分析
1.服装产业面临衰退杉杉股份靠服装产业起家,面对服装行业领域表现较差的情况,
杉杉股份选择了多元化路径,也期望通过混合分拆的方式,提高服装业务的经营独立性,接受市场和投资人的监督,不断提升自己的经营效率。
2.多元化经营面临困境杉杉股份在谋求多元化转型的路上,首先是支持高科技行业发展,积极开发科技密集型的锂电池业务。

接着,在锂电池材料领域,发挥其多年以来建立的优势,先是拓展到新能源整车制造和服务领域,进行相关多元化发展。
杉杉股份的多元化转型之路给公司带来了新生,并确定了新的发展方向。但是,在锂材料相关业务领域,也因在热点概念锂电池行业的新加入者的增多,产业洗牌与重构的加快,而面临市场份额的不断降低。2
011年开始,在5年内,杉杉股份在锂电池行业的市场份额降低了一半,即使杉杉股份自身的锂电池产业营业收入在2013年第一次高于服装产业之后,一直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由此可见,杉杉股份在新能源行业面临着市场占有率难以重回巅峰的局面。
3.把握机会调整产业结构在杉杉品牌的服装领域,
杉杉股份并没有放弃多年来积累的男士西装生产销售经验,作为该细分产业的开创者,杉杉品牌依旧拥有着较高的声誉并易受消费者信赖认可。
在富银融资的类金融领域,融资租赁的政策利好虽然带来了更多的竞争者,但对富银融资而言也是一个机会。融资租赁扩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重要作用被我国政府认定,政府也开始鼓励融资租赁企业在符合条件后可以挂牌交易并且新增股权类融资产品。
至此,富银融资已拥有一个对于发展极为有利的市场环境。混合分拆上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路径
1.归核化路径杉杉股份的研发投入逐年增加,尤其是在第一次分拆富银融资后,其研发支出大幅增加,之后几年也保持了较高水平的研发支出金额。
从杉杉股份的研发投入强度来看,2017年第一次分拆后,其研发投入强度,较两年前直接增长了100%。
在2016年研发投入强度有较大增长的基础上也增长了34.86%,说明,通过混合分拆上市的方式,
可以使母公司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投入,从而进一步提升了核心业务的研发程度,持续保持公司的竞争优势,实现利润等业绩表现的提升。
2.信息传递效应路径在2016年4月杉杉股份的拟分拆上市公告首次提出后,又经历两个月时间,
到2016年6月6日,杉杉股份的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混合分拆两家子公司的相关决议,杉杉股份的两次混合分拆上市的信号得以明确向公众传递。
3.融资效应路径杉杉股份有两次混合分拆上市。在2017年,子公司富银融资上市,发行了8984万股,为企业直接筹集到1.04亿元资金,让富银融资能够保持其较高的成长性,把握政策上的利好机会。
2018年,杉杉品牌成功在H股上市,共计发行了3,340万股,获得了将近1.64亿元资金。同时,杉杉品牌在分拆上市前,流动负债在所有负债中占比100%,而分拆上市后,融资规模的增大,让其能够开始通过融资租赁等新的渠道获取资金。
减小了自身在短期内不断偿还流动负债本息的压力,让杉杉品牌能够更加独立地利用在服装行业积累的历史经验,寻求更好的发展。混合分拆上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1.基于资本市场的经济后果分析2017年5月23日,子公司富银融资股份在香港上市。
在此之前,累计超额收益率与超额收益率变化基本一致,没有发生其他影响公司股价的事件。
而在事件发生后的7天内,母公司累计超额收益率均大于零,并且从第一个交易日的7.27%一度增加到第三个交易日的峰值11.13%,虽然之后开始有所回落,但是仍然为正,直到从第8个交易日的三天里,才开始下降并小于零。这说明,市场很看好杉杉股份的第一次分拆,混合分拆上市对母公司的股价产生了正向影响。
尽管在上市当天母公司超额收益率有较大的增长,但是,在事件发生后的10个交易日里,杉杉股份的累计超额收益率都小于零,并未对公司带来一个市场绩效上的提升。即使在股价的表现上,也是整体落后于市场大盘表现,
可见投资者的预期是杉杉品牌的分拆上市短期内并不乐观,这也表明杉杉品牌在服装行业面临困境的状况不容忽视。

也体现了杉杉股份想要分拆出表现较差的子公司,减少对其的干扰。让其独立经营,同时母公司也更加专注于自身核心业务的动机。
2.基于财务指标的绩效分析2018年杉杉品牌上市后,母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有所下降,
但是营业收入金额增长净额达到了5.83亿,这说明在连续分拆两次非相关多元化业务后,母公司得以在更长时间内专注于原有业务,其收入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子公司角度,两家公司收入增长率虽有所下降,但是依旧大于第一次混合分拆上市前的水平,也超过了合并层面的收入增速。这说明杉杉股份的两次混合分拆上市对母子公司的成长能力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净利润净值来看,
母公司的净利润在2018年上升至最高值12.48亿元,两家子公司则一致保持了净利润的稳定增长。而母公司2019年净利润的下降,则是因为新冠疫情黑天鹅事件的爆发,无论是母子公司的净利润都受到了不小冲击。
2017年,杉杉股份第一次分拆子公司后,总资产由145.9亿增长到220.7亿,有了大幅提升;第二次分拆上市后虽然扩大幅度有所下降,但是仍保持了6.25%的增长率。而在子公司中,富银融资在上市的第一年有34.75%的总资产增长率,第二年增速变缓,
但依旧大于上市前水平,而杉杉品牌则在上市后一直维持在20%左右,保持了稳定的扩张。
结语
杉杉股份在服装业务以及多元化发展过程中都面临着内外部的困境和阻碍,
比如资金压力、竞争压力等,但是作为曾经的服装业龙头企业以及新能源行业的新秀,杉杉股份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企业特有的经验。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