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江苏神鹤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子贤一直奔波在生产与研发车间,集中力量攻坚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融熔法,届时生产成本可降低30%以上。多年来,郭子贤执着于技术研发,投入亿元建立实验室,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入选国家“第五批制造业单项冠军”。

在盐都像神鹤科技这样以创新抢占风口、赢得市场的企业不在少数他们把科创作为开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密码集聚优质科创资源启动创新“加速器”点燃发展新引擎全力打造创新开放新高地
从无到有“小巨人”激发澎湃动能创业是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都从零开始江苏汉印机电董事长文成在行业内深耕多年,公司从2012年注册之日起,每年投入超20%的科研经费,无论资金有多紧张,研发投入一分不减。

今年3月,汉印科技作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亮相2023国际电子电路(上海)展览会,通过高清超大屏向来宾展示喷印智能化解决方案。去年,汉印科技在行业率先将自动化喷印系统运用于FPC领域,首创推出集智能与自动化于一体的FPC喷印单元。公司是高新区第一家拿到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的企业,并两次获得江苏省首台套认定,目前正在申请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这真的是‘十年磨一剑’。”文成坦言,走科创这条道路,一路艰辛,但始终坚持,最终迎来曙光。特别是与高新区维信电子合作,不仅拿到首笔盐城本地的订单,还形成了“厂门口”的产业链,企业是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链完善壮大的受益者。作为印制电子喷印装备产业的龙头企业,汉印科技喷印设备和自动化生产线国内市场占有率30%以上,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矢志创新“小巨人”汇聚优势资源
学科研、搞科研,江苏恒隆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云刚和他的团队立志科技创新。硕士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考迪亚大学的许云刚是地地道道的龙冈人,先后在苏州、北京等地的科研单位、上市公司从事技术研发和生产管理等工作。秉持“科技兴企、报效家乡”的情怀,他投身创业浪潮,于2017年返乡创办江苏恒隆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2018年5月,公司正式建成投产,半年时间就实现销售7000多万元。许云刚把创新作为企业的生命,他不拘一格广揽人才,悉心打造科创研发团队,被聘为盐都区“招才引智”大使,公司先后吸纳各类专业高层次人才近60名,带动数百人就业。许云刚本人拥有3本国家级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8个国家知识产权局确认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司研发的光电显示器件导光扩散板项目获得中国·盐城第六届国际精英人才创业大赛国内赛区决赛一等奖。

科技创新助力企业做大做强,面对公司的发展前景,许云刚信心满怀,他表示,凭借研发资源优势,企业打造光电产业导光扩散板细分领域,年产量达到3200万片,进入全球行业前三名的愿景一定会实现。
政企联动“小巨人”群体强势崛起
近日,江苏盛安传动股份公司的车间里,新能源汽车齿轮生产线全速运转,一派“力夺高质量双过半”的火热场景。忙不过来,这个月的新能源动力系统订单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今年销售额将突破15亿元。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业刚表示,作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盛安传动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工信、科技等部门在推进企业强化研发中心建设、关键技术突破、规模质效提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切实做到了政策落到位、服务送上门、问题解决好。”

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并非一朝一夕之功。盐都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群体,平均从业时间达17年,这些企业持续深耕细分市场,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区工信局局长 吴德辉

经过多年的产业升级不少传统特色产业企业一步步壮大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相关数据显示
我区将加速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深耕行业细分市场,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和行业小巨人,勇当全市“专精特新”赛道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