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半导体 » 正文

23种半导体设备!全部实现国产替代,外媒:日方制裁了个“寂寞”

作者:自在科技君 来源: 头条号 60606/20

自从中美科技战演变数年时间之后,中方的科技发展逐渐促使美方产业链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美国“教唆”其他国家企业进行遏华部署已经成为常事。不久前的美日荷联盟既是如此,日企很快就宣布了23种半导体设备的断供时间,可好消息来的更加迅速,23种半导体

标签:

ntent="来自自在科技君">

自从中美科技战演变数年时间之后,中方的科技发展逐渐促使美方产业链在国际上的地位,因此美国“教唆”其他国家企业进行遏华部署已经成为常事。

不久前的美日荷联盟既是如此,日企很快就宣布了23种半导体设备的断供时间,可好消息来的更加迅速,23种半导体设备全部实现国产替代,外媒:日方制裁了个“寂寞”!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中企在高铁、盾构机、稀土提炼技术、激光雷达、动力电池等技术上的突破可以说是极大程度改变了美资本主义在世界上的地位格局。

因此引得拜登政府大张旗鼓对中方实施制裁,尤其是如今信息时代最重要的领域,工业之精——半导体芯片!

试图通过断绝中方的所有芯片来源,又是拉拢台、日、韩对大陆断供高端芯片,又是通过日、荷两方断供制造半导体芯片的设备。

这不,去年就有两大动作,分别是“美日荷联盟”与“四方芯片联盟”,促使我国半导体产业链不得不加速推进自主化的部署。

而美日荷协议的出现,开始促使中方面临供应链断裂的困境,在美方与荷兰迟迟没有落地遏华措施,不愿意放弃大陆市场的处境下,日方的一个行为,把这件事闹大了!

日企尼康、佳能、东京电子等,官宣将于2023年7月23日落地协议,对大陆断供23种半导体生态设备!

要知道光刻机研发难度虽高,日企尼康、东京电子的光刻机水平并非世界杰出水平,可毕竟只是半导体生态链的一部分,占据比例仅仅不过10%。

而日方作为曾经的半导体大国,在半导体生态设备上有着不错的底蕴,即便是台积电、三星、英特尔三大巨头也不乏从日方购买生态链里的其他设备。

由此可见,日企如今的断供措施有多么重要,可能将促使不少中国半导体企业、晶圆厂面临供应链设备缺失导致无法造芯的情况。

据了解,这23款设备里,包括了11款薄膜沉积设备、3款刻蚀机设备、3款清洗设备、1款测试设备、1款热处理设备和4款光刻机设备。

而最新消息的出现,打破了美资本主义乃至西方国家的臆想,就连外媒也对此纷纷评论道:日方这一次制裁了个“寂寞”!

得益于中国企业努力的结果,日方宣布断供的23种半导体设备已经全面实现国产化替代,中方已经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摆脱对日企的依赖。

薄膜沉积设备有拓荆科技、北方华创;刻蚀机有神工股份、捷佳伟创、矩子科技、中微半导体;清洗设备有盛美上海、北方华创、芯源微、提牛科技、至纯科技;测试设备有华峰测控、长川科技、精测电子、华兴源创;热处理设备有中电科、晶盛机电 等。

在这些企业的努力下,其实早在美日荷协议之前就已经完成了这些生态半导体设备的国产替代工程,虽说部分纳米工艺水平尚未达到先进工艺,但已经足够比肩日方断供的这些产品。

尤其是刻蚀机,在中微半导体的大力研发下,已经完成了5nm制程的研发,甚至该企业的刻蚀机产品已经成为了台积电生产线中的一员,实力得到认证。

而上海微电子在不久前正式宣布28 nm制程光刻机的研发完成,足以比肩ASML的同水平光刻机,可以成功替代4款光刻机设备,正处于大力生产的阶段。

显然,日方的断供措施已经无法对中企构成威胁,在近几个月时间里,中企也已经逐渐摒弃对日企半导体的依赖,“砍单”数量尤为可观。

归根结底,这是中国科技自主创新和“去美化”战略部署的一个重要成果,象征着中方自主化,与外资技术“脱钩”的决心。

尽管美国和其盟友一直试图通过断供和制裁等手段,遏制中国科技的发展,但中国企业仍然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推进科技的发展和进步,成功实现了国产替代。

这也为中国的半导体产业链的自主化铺平了道路。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中国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未来在科技领域一定会更加强大,像中国高铁、盾构机一样成为世界科技的领军者不是白日梦!那么大家对此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