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ption-url="https://mmbiz.qpic.cn/mmbiz_gif/F24gQdtZvv4Teql7E3V0QmKx7W0xkBVpibVLCJYk13U0s1LxxharSAWvdQoUz1xegOhThShl9GabkSDClmsbjWQ/640?wx_fmt=gif" data-copyright="0" data-ratio="0.22166666666666668" data-cropselx1="0" data-cropsely1="0" data-backh="109" data-backw="490" data-cropselx2="574" data-type="gif" class="rich_pages wxw-img" data-w="600">


图1 “保险+服务”电梯风险减量机制具体来说,物业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仅需缴纳保费,由保险公司负责对电梯进行日常管理,并委托电梯维保公司进行电梯维修与保养作业,验收合格,再由保险公司向维保公司支付电梯保养费用。保费资金来源包括业主依法表决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物业公司出资、使用物业公共收益或业主自筹等多种方式。加强电梯安全风险减量管理。保险公司通过合同约定对所发生故障维修及维保工作行使监督定损权,想要获取利润就必须严格落实风险管理职责,减少电梯故障。为降低电梯故障率,减少频繁维修对电梯正常运行的不良影响,保险公司采用“人防+技防”的风险减量管理手段,协助监督电梯维保:“人防”方面,建立专业化团队,承保前,对电梯进行风险勘查;承保后,定期巡查电梯维修保养质量,及时整改。“技防”方面,利用电梯智能物联网平台,监督电梯维修保养作业过程。政策支持。政府在组织推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面给予支持。以宁波市鄞州区为例,2018年当地住建部门把电梯安全综合保险工作纳入物业服务企业年度综合性考核,财政部门则按照每部550元的标准对投保电梯的物业服务企业给予补贴,力争让更多小区享受到“保险+服务”带来的保障。❏ 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机制探索在宁波市电梯维修保险试点基础上,杭州市拱墅区开创性地探索了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机制,保险公司承担了电梯保养管理责任、零部件维修补偿责任、整梯更换和大修改造补偿责任。引入长期激励机制,保险公司承担电梯长期管理责任。在电梯未来需要整体更换或者大修改造时,保险公司根据投保年限按比例承担部分费用,投保一年,赔付按1万元或更新改造标的的5%,以低者为准;连续投保每增加一年,赔付增加1万元或标的的5%,以低者为准;连续投保不足十年的,赔付按6万元或标的的30%,以低者为准;连续投保超过十年的,赔付按10万元或标的的50%,以低者为准。以大修改造为例,保险公司实施长期化的风险减量管理,如果参保电梯实际的大修费用低于预期的大修费用,则盈利,反之,则亏损。完善了委托代理关系。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是全新险种,将电梯保养、零部件维修更换、整梯更换与大修改造、检验费用和人身财产损失纳入保险支付和赔偿的范围。保险公司的利益和电梯长期维修保养状况捆绑在一起,在不触碰电梯共有产权的情况下,改变了物业公司任期制带来的电梯维保服务市场“短期博弈”格局。保险公司有动力对电梯全生命周期风险进行管控,对电梯维保质量进行监督,对零部件维修更换进行管理。同时搭建电梯阳光监管平台,安装电梯智慧监管装置,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电梯运行状况,诊断预判故障,提供高效、专业、快捷的优质服务和综合保障。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当地政府定规划、定标准、强监管、强考核,出台《电梯安全社会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起草实施电梯维保质量评价标准,建立维保激励机制,明确界定了保险公司、维保单位、物业公司和业主应该负担的职责,为市场的良性运转提供了制度保障。政府部门借助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机构的技术优势,以抽查的方式,对参保电梯的质量进行“二次体检”,根据“体检”结果,指导保险公司、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补齐管理短板,消除运行风险。探索电梯事务基层“微治理”模式。例如,保险公司在拱墅区小河街道派驻一名电梯事务专员,专门协调处理电梯相关事务,巡查电梯运行状况,宣传推进电梯保险模式,发挥牵头统筹、桥梁纽带作用。又例如,在小河佳苑住宅小区试点安装电梯智慧监管装置,将电梯困人报警数据接入“城市眼·云共治”平台,通过云共治平台将相关信息推送给属地街道网格员进行跟踪处置。❏ 维修资金按幢统筹:电梯保险筹资机制探索购买电梯保险的资金有一部分来源于业主交存的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以下简称“维修资金”),在实际投保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使用申请程序耗时长、征集三分之二以上业主签字较为困难等问题,导致电梯保险推广进度缓慢,受众较窄。株洲和沧州等城市通过维修资金制度改革,破解了电梯保险推广难题。具体做法是:使用维修资金增值收益建立统筹账户,采取公示无异议的方式购买电梯保险。
图2 电梯保险筹资机制创新机理创新设立了以幢(单元)为单位的维修资金增值收益统筹账户。住宅专项维修资金属于大额存款,银行在给到最高的基准利率之外,通常还会上浮一部分,以株洲为例,利率的上浮幅度最高达到了1.11%,为了确保利息最大化,充分引入市场竞争,比选利率最高、服务最优的银行作为维修资金专户银行,最终实现所有存款都上浮到最高利率。改革中将上浮利息部分定义为增值收益,计入楼幢(单元)的统筹账户,用于购买电梯保险。
❏ 改善了电梯维保效果第一,提高了电梯维保质量。参保后,保险公司组建专业技术团队对参保电梯开展全覆盖巡查,通过季度定量检查、月度随机抽查、例行飞行检查等手段主动控制电梯运行风险,风险管控效果显著。杭州市拱墅区推行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制度改革,在电梯数量增长的情况下,2018年至2020年全区电梯投诉量逐年下降,分别较上一年下降10%、33%、5%。监管部门于2019和2020年连续两年依托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技术力量对全区电梯维保质量开展抽查,根据维保质量优劣分为A、B、C、D级。2020年A、B级占比较2019年提高6.1%,D级占比下降3.4%,电梯维保质量明显提升。第二,降低了电梯维保成本。通过保险公司的精细化管理,可以显著提升电梯维保质量,降低零部件损坏概率,同时集约化采购可以大幅降低零部件价格,使得电梯长周期维护管理成本得以不断下降。根据对杭州市拱墅区清水公寓等小区共244台电梯的抽样调查,未投保电梯全生命周期保险的,电梯的管理维护成本平均为9681元/台•年,而投保电梯全生命周期综合保险的,平均保险费为7867元/台•年,降幅达18.7%。另据调研,株洲市慈善大厦小区2022年3月17日因电梯主机故障报案维修,电梯维保公司按照“只换不修”的行业潜规则报价8.19万,经保险机构定损仅需更换轴承即可达到修复标准,费用1.2万元,从专业上发挥了第三方监理的作用,降低了不合理的维保成本。第三,提高了电梯维修时效。在使用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购买电梯保险时,电梯维修保险新机制将传统故障发生时维修资金“一事一报”的表决模式变成了在故障发生前购买保险的“一次性表决”,表决有效期最长达5年。各试点城市电梯报修后采用“先修再赔”模式,理赔流程简便、快捷,避免业主和维保单位因费用纠纷导致滞修的情况。成都市试点小区保险公司受理响应仅需15分钟。12小时内完成查勘定损,平均故障恢复时效2个工作日。极大的提高了电梯维修效率。第四,降低了电梯故障发生率。在承保电梯后,保险公司提供季度定量检查、月度随机抽查、例行飞行检查、重大项目维修复勘、隐患整改复勘等服务,降低电梯运行风险。据调研,杭州市拱墅区已投保电梯故障发生率在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别较上一年下降23%、18%、12%。❏ 完善了电梯安全治理第一,责权利边界更加清晰。由保险机制作为市场化的风险管理手段,将电梯各方权、责、利进行清晰划分,业主和物业公司将电梯安全风险转移给保险机构,降低责任主体的经济压力;保险公司参与电梯安全运行管理,大大降低政府部门处理电梯安全事故矛盾的成本和难度,改变了政府部门大包大揽模式,有利于及时解决社会矛盾,构建稳定和谐的社会。以成都市温江区的水沐怡景小区为例,通过建立保险机制后,小区投诉率同比下降99%,群众满意度大幅提升。第二,信息透明,形成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保险公司为每部承保电梯建立维保档案,由电梯智能物联网平台进行统一管理。在物业公司、业委会允许的情况下在轿厢内张贴二维码标牌,相关方可以随时扫码调取查看所乘坐电梯的基本信息及维修保养情况。通过实施“一梯一档一码”,维修保养信息得以透明公开,让业主共同参与到电梯管理中来。同时,保险公司和电梯物联网技术公司主动将电梯维保信息汇总分析后报送政府主管部门,政府主管部门也可以通过系统查看相关数据和报表,保险机制为政府对电梯进行监管提供了重要抓手。第三,电梯维修市场进一步规范。保险公司建立了零部件价格库,规范维修市场价格,据统计,临沂市兰山区投保电梯的零部件价格较其它电梯零部件价格平均下降15%,提高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使用效率,有效控制以次充好、过度维修、天价维修等市场乱象。另外,保险公司每季度按照25%的比例对电梯维保情况进行抽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对维保公司的年度考核,促进维保规范化程度提高,促使行业由恶性价格竞争转变为良性服务竞争。最后,保险公司承诺在申请材料齐全后7天内完成赔款支付,有效解决了电梯维保公司垫资维修费引发的流动性问题,提高了维保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第四,维修资金按幢统筹机制便利了业主共同决策,解决了业主签字难的问题,促进了电梯保险扩面。株洲市和沧州市是维修资金按幢统筹机制创新的代表,以株洲市为例,从2021年10月底以来,不到两年的时间,全市共有3067部电梯参保,覆盖143个小区,使用年限5年以上的电梯覆盖率达到67%,惠及12.81万户家庭。以沧州市为例,自2023年3月17日开始至8月底,已为超过1300部电梯参保,使用年限5年以上的电梯覆盖率超过40%,参保电梯运行过程中均为零投诉,社会反响良好。
注1:若无明确说明,文中“维保”一词是对“维修保养”的缩写。注2:文中原始数据来源于对有关城市的调研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设立于2005年,原名“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实验室”。这是中国第一个兼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国家级金融智库。2015年6月,在吸收社科院若干其他新型智库型研究机构的基础上,更名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2015年11月,被中国政府批准为首批25家国家高端智库之一。
本公众号独家文章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摘编。如若转载,请联系我们,并注明来源,文章标题文字和内文文字(包含文末责任编辑)禁止二改!否则一经发现,将追究相关责任,谢谢理解和配合。


6920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