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能解决客户和财富机构的三大痛点
第一,FOF能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相较于财富机构传统的“产品销售”模式,更贴近客户身为“买方”的真实需求。尽管一些客户对“资产配置”有所了解,但现实中,很多投资者的配置方式是“见一个买一个”,实际持仓还是以权益类资产为主、还是集中在某几个热门板块,一旦板块高估出现调整,投资体验便十分糟糕;此外,也有些投资者虽然有意识地进行了分散配置,但由于缺乏策略管理能力,难以捕捉市场的结构性机会。而FOF可以有效解决投资者“不配置”、“乱配置”的痛点,把资产配置这个专业的事情也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去做,从而实现“1+1>2”的效果。


评判优质FOF产品的关键标准是什么?
想要做好FOF,投研建设是关键之一。一则,资产配置需要专业投研人员多维度分析、综合评估各类资产配置价值、产品风险收益特征等,再形成投资策略;二则底层标的精选,对FOF管理人的选基金能力、选基金经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相对来说,在FOF领域耕作时间较长的大机构,往往拥有更丰富的FOF管理经验、更成熟的基金评估体系和更完善的投研团队建设,也更有能力和耐心陪伴客户长跑。如果投研建设是硬实力,那么投资理念就是软实力。软硬结合,才能乘风破浪。关于投资理念,当前FOF投资领域也呈现出几大流派。比如偏量化的,通过各种归因分析和数据处理来筛选基金;比如偏策略的,侧重大类资产配置和时机选择,来捕获投资中的“α”;再比如着重选人的,更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致力于选出全市场最优秀的那批基金经理,用他们为FOF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超额收益。这几大流派,倒也没有优劣之分,更重要的是如何实践,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资框架体系,把理念真正融入到每天的投资决策中,不为短期的市场波动所动摇。而这方面,以“高质量选股”著称的选股专家汇添富,可以说是典型代表。

精耕细作,成就“四有特色”的专家型FOF团队
据我了解,汇添富是业内最早建立FOF团队的基金公司之一。当时,拥有基金组合实战经验的投研人才基本都在保险资管,公募这边可谓“坑多人少”。2016年末,汇添富找来了国内资深的FOF管理实战派、曾在平安资管任基金投研部总监的老将徐博,着手搭建FOF团队。随后几年间,汇添富“FOF战队”日益壮大。李彪、蔡建林等拥有丰富FOF管理经验的实力选手相继加盟,成为中流砥柱;陈思、程竹成、张丽杰等一批新生代干将,则构成了团队中的“后浪”。如今,汇添富FOF团队的“四有”特色,在业内已经颇具名气:① 有平台:作为头部基金公司,汇添富在业内素有“选股专家”的美誉,拥有实力强劲的权益、固收、量化投资团队,一流的投研实力和完整的业务条线,为FOF团队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② 有团队:核心成员均来自业绩居前的险资FOF团队,拥有平均10年以上和百亿级别的FOF投资管理经验。③ 有体系:FOF投研体系构建完整,包括科学的资产配置及策略配置体系、系统的管理人精选体系、有效实战的FOF组合管理体系。④ 有实战:汇添富是最早发行公募FOF的基金公司之一,目前旗下的FOF产品布局丰富,涵盖各类风险收益特征。不过,汇添富FOF团队最吸引我的地方还在于,他们走的是“以人为本”的路子,强调“人”重要性,以规则化的选人方法,致力于寻找每一类风格下最优秀的基金经理。怎么选?作为FOF团队里主要负责权益投资的李彪,给出了四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平台。基金经理所在的基金公司,秉持什么样的投研文化?信仰什么样的价值观?考核及激励机制如何?这些都会渗透到基金经理的日常投资行为中,日久天长,润物细无声。就像李彪说的:“如果平台实力强、投研文化浓、机制合理,基金经理肯定能获得更好的成长与进化。”第二个关键词:人。基金经理的价值观、性格、风险偏好、勤奋度等等,都是李彪眼中的基金经理基本素质范畴。基本素质强,并不意味着一定能做好投资;但基本素质不过关,哪怕短期业绩能冲到前面,很难长期做好投资。第三个关键词:业绩。至少要有一定年限的公开业绩,最好是经历过一轮市场周期考验。第四个关键词:超额收益。基于公开数据,一方面用定量方式分析基金的超额收益来源;另一方面,通过其持仓个股的分析,交叉验证基金经理观点、选股能力、交易偏好等等,判断他的业绩是否具有可持续性。可以说,李彪用这四个关键词,打造出了自己独有的一把“筛子”。

15年FOF老将亲自掌舵的“核心优选”
随着疫情渐行渐远、各类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我国经济加速修复的态势更加明确。2023年,市场的春风或将再起。汇添富FOF团队也适时推出了汇添富核心优选六个月持有混合(FOF)(A类:014222 C类:014223),以助力客户提升配置体验、把握做多窗口。新基金将由李彪掌舵。李彪从2008年开始做投资,迄今从业年限超过15年。最早李彪在国元证券客户资产管理总部担任投资经理;2012-2017年间在平安资管从事基金投资,随后加入汇添富FOF团队至今。其在管的几只FOF产品,长期业绩表现亮眼,无论是累计收益率还是历史年化收益率,都明显超过同期业绩基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