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天津市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评价综合排名及部分单项排名


本次评价结果显示,16家开发区用不到天津1/10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42.3%的地区生产总值、56.8%的工业增加值,完成了全市80%以上的实际使用外资和进出口总额,为稳定全市经济大盘,实现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开放水平不断提高2021年,全部参评开发区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13.9%,占全市比重为85.2%,高技术产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增长70.5%;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2.1%,高于全市5.8个百分点,占全市比重为84.1%。发展质量稳步提升2021年,全部参评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为42.3%,工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为56.8%;税收收入同比增长10.3%,占全市比重为51.4%;亩均地区生产总值、亩均税收较上年度分别提高5.27万元/亩、2.76万元/亩。科技创新活力增强截至2021年末,参评开发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市级及以上孵化器众创空间数量占全市比重分别为56.2%、43.8%;上市企业(不含新三板、境外上市企业)占全市比重为82.5%;2021年参评开发区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额同比增长27.9%。绿色发展成效突出2021年,参评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水耗、单位工业增加值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均同比下降。园区二氧化碳排放量增长率下降15.0%。协调发展不断推进截至2021年末,参评开发区共设立98个市级及以上特色功能园区,与中、西部地区合作共建园区和对口援助帮扶地区数量达到29个;2021年参评开发区企业数量增长率17.4%,新增就业人数近30万人。
天津经开区
天津经开区成立于1984年12月6日,是我国首批国家级开发区。1986年,邓小平同志在视察天津经开区时亲笔题词“开发区大有希望”。2013年和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到天津经开区视察并作出重要指示。
围绕“实业为本、创新为王、开放包容、生态宜居”的发展思路,天津经开区坚持创新立区,积蓄科技创新发展新动能;坚持制造强区,建设先进制造研发基地中心区;坚持改革活区,建设美丽“滨城”核心区;坚持开放兴区,构建外资聚集发展新高地。天津经开区始终在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中发挥着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在产业转型、对外开放、科技创新、园区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综合发展水平多年来稳居国家级经开区第一梯队。部分信息来源:天津市商务局官网

49608/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