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产业 » 正文

飞行具身智能企业「微分智飞」完成Pre-A & Pre-A+轮近2亿元融资

来源:投资界讯 183109/17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17日消息,近日,微分智飞(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分智飞”)连续完成PreA轮和PreA+轮融资,总金额近两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东方富海、洪泰基金领投,雅瑞资本跟投。PreA+轮由

标签: 飞行具身 微分智飞 跨域投递

投资界(ID:pedaily2012)9月17日消息,近日,微分智飞(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分智飞”)连续完成PreA轮PreA+轮融资,总金额近两亿元人民币。PreA轮融资由东方富海、洪泰基金领投,雅瑞资本跟投。PreA+轮由华映资本领投,深创投、尚颀资本、长石资本跟投。老股东光速光合、五源资本、银杏谷资本、首程控股及BV百度风投持续追加投资。此次融资将加速公司在技术研发、产品迭代、团队扩建及市场拓展方面的布局,进一步强化微分智飞在飞行机器人具身智能与群体智能领域的领先优势。

成立于2024年具身智能兴起之际,微分智飞精准把握时代机遇,创始人高飞博士提出“飞行具身”这一创新方向,明确以“让飞行机器人连接千行百业,飞入千家万户”为使命,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飞行具身大脑及通用群体智能系统。公司依托自主导航、具身决策、端到端控制及群体智能四大核心技术,突破环境限制,打造面向多样复杂场景的飞行机器人基座模型,驱动构建应用于家庭、工业、城市与自然空间的“空天智能终端”。

微分智飞自成立以来,一方面,坚持聚焦刚性需求下的应用场景落地,夯实前进的每一步;另一方面,探索共性基础技术前沿,为具身飞行提供创新源动力。

今年三月,微分团队凭借多年在飞行具身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面向行业应用推出了全新自主探索飞行机器人P300。该产品仅依托机载“大小脑”系统,不依赖卫星通讯、地面站与遥控信号,无需人工干预与先验信息,即可完全自主完成勘探、测绘与巡检任务,为复杂、恶劣和未知环境下的安全生产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飞行具身智能企业「微分智飞」完成Pre-A & Pre-A+轮近2亿元融资

自主探索飞行机器人P300

P300核心优势体现在:

自主导航:彻底摆脱GPS与外部通讯依赖,无需人工操作或先验地图,在矿洞、林下、隧道等复杂遮蔽空间内实现全自主安全避障与导航。

智能“大脑”:基于自研AI决策算法,驱动数据-智能飞轮,赋予飞行机器人实时在线决策能力,铸就应对复杂任务的“聪明大脑”。

高效“小脑”:采用传感器到执行器的端到端控制架构,在复杂环境下实现毫秒级高精度控制,极致释放飞行机器人的机动性与灵巧性。

协同聚能:攻克分布式多机决策与动态自组网技术瓶颈,实现多智能体集群高效协同,为构建分布式机器人决策控制系统、提升作业效率奠定坚实基座。

凭借技术的深度创新,产品已经在矿业、林业、电力、市政、交通以及应急救援等多个行业实现应用突破。

人类依靠双手完成抓握与操作,鸟类则能在飞行中灵活捕食或栖停。然而,空中机器人往往面临“能飞不能抓、能抓不灵活”的两难困境。传统外挂式机械臂虽具有操作能力,却因笨重影响机动性;而轻量化抓取器功能单一,难以胜任真实环境中的复杂任务。针对这一核心难题,微分智飞团队提出飞行与抓握一体化的全新范式:将仿肌腱驱动的多自由度关节与紧凑型四旋翼系统深度融合,仅手掌大小的机体即可实现强有力的包覆抓取与细腻的指尖捏取。依托高自由度飞行抓握整身控制,飞行机器人可完成毫秒级飞行控制与微秒级关节变形规划,在负载变化与动态交互中保持稳定,支持无人配送、应急救援与家庭助手等多样化应用场景。

就像一只会飞的“手”,飞行机器人能托起水瓶跨越障碍,也能精准夹起薄如纸片的物体,在空中自如完成抓取运送与跨域投递。微分团队,正在让飞行机器人完成从三维运动到具身操作的全面进化。

受鸟类极限运动启发,团队实现了超越人类遥控极限的精确大机动自主飞行。该系统基于数据驱动技术,直接将单目视觉感知数据映射至电机控制指令,实现了端到端精确飞行。搭载该系统的飞行机器人无需任何外部定位、状态估计以及目标先验信息,即可完成精确灵敏的大姿态自主飞行。通过强化学习训练,模型可以最大程度抑制系统累计误差并降低控制延迟,实现如鸟类一般灵巧稳定的窄缝穿越,最大化无人机可通行范围,大大提升了飞行机器人在复杂狭小区域的导航、搜救能力。

通过感知到动作的端到端映射,机器人实现大姿态高精度窄缝飞行;缝隙方位由人自由操作,展现无先验信息下的实时交互式飞行表现。

昆虫依靠简单复眼便可实现多种灵巧运动,超微型飞行机器人是否也有潜力实现智能飞行?完成该任务的核心挑战在于,微型传感器采集的环境信息稀疏、噪声显著,微型机载芯片计算资源极度受限,这对机载算法的计算效率和数据利用率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针对以上难题,基于数据驱动的端到端机器学习技术,依靠仅重数克的传感器获取的稀疏感知数据和仅售数十元的芯片提供的边缘算力,模型即可实现从传感器原始数据到底层控制指令的端到端映射。整机重量小于50g,轻于一颗鸡蛋。该成果有望应用于各类微型自主机器人系统,在狭窄空间通行、搜索与救援等任务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搭载该方案的飞行器极致轻盈,从指尖起飞,安全穿梭于室外树木和室内障碍物之间。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

财中网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