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东湖高新区(光谷)大动作不断,一路向东,势头不减。即使在2020年,GDP增长仍然超过5%,成为武汉唯一GDP正增长的区。光谷还提出,未来几年,继续扩张,到2025年GDP要实现翻一番,超过5000亿。而武汉经开区(车谷)在2019年GDP被东湖高新区超越过后,这两年武汉经济开发区提出“借东风,定军山”,武汉经开区似乎不甘示弱,想要拿回第一的位置。上半年,武汉人口数据公布,2021年底武汉经济发开区人口超过60万,较2020年人口新增近10万,新增人口数量仅次于光谷!7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正式启动建设,武汉经济开发区大学城正式开启!种种迹象表明,武汉经济发开区要向东湖高新区“宣战”,除了产业,人才和科教两个重要资源,武汉经济开发区要和东湖高新区一争高下!
今天,我们来分析下光谷和车谷谁更有潜力?
光谷人多,尤其年轻人特别多,据说光谷七成人口年龄在35岁以下,在光谷广场10个人有9个是大学生!这句话虽然有点夸张,但光谷周边的大学非常多,至少有40多所高校在光谷一带。光谷还拥有50多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市第一。光谷已经聚集了1000余家光电子信息企业,总营收近6000亿,是我国光电子信息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一股重要势力,还有生物医药、环保节能、高端装备、现代服务等也正在成为主导产业,光谷的产业版图在不断完善壮大。除此以外,华为、小米、腾讯、字节跳动、小红书、360……等80多家互联网巨头,都已相继将总部或第二总部设立在光谷。
再来看车谷,车谷在汽车、电器、食品饮料等产业优势很明显,依托超大项目和东风盘子很大!但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人才吸引力不足。但这两年,武汉经济开发区似乎在疯狂补短板,和光谷争夺人才和科教资源!近些年,军山新城的房子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成为武汉最热门的板块之一!去年底,地铁16号线贯穿军山直达汉南,加速了沿线居民区的崛起!去年吉利汽车、小鹏汽车等项目纷纷落地,甚至一度传言小米将落户汉南。
2021年武汉经开区常住人口达到61.8万,相比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量(52.15万)增加了9.65万,增幅18.5%,居全市第二,仅次于光谷!7月21日,武汉经开区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人才强区战略的实施意见》(简称《人才强区战略3.0》),“车谷英才计划”、“春笋行动”等政策频繁落地!在我们印象中,武汉的人才战略似乎是光谷独有,但武汉经开区似乎开始要从光谷手中抢人!7月15日,华中科技大学国际教育科技创新园区(军山校区)正式启动建设,武汉经济开发区大学城正式开启!据悉,除了华中科技大学以为,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商学院,都将在武汉经开区设立新校区以及研究院,假以时日应该可以形成一个新的大学城。
光谷的愿望:打造“世界光谷”今年2月,《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促进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发布,提出:2025年,东湖高新区经济总量突破5000亿元,发展首位度进一步提高。而2021年东湖高新区的GDP为2401亿元,到2025年GDP翻倍意味着:再造一个光谷!光谷未来有几个点:1、科创:光谷科创大走廊,东湖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武汉国家科技创新中心(今年获批),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战略支撑。2、新型产业:引领性新兴产业集群,培育1—2家千亿级“产业航母”企业、10家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3、扩围:积极推动东湖高新区扩大区域范围和面积。
到2035年,全区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初步建成“世界光谷”。也就是说2035年,“中国光谷”将升级为“世界光谷”车谷的愿望:再造一个经开区今年年初,《武汉经开区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及2035远景目标》正式发布!到2025年,武汉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向4000亿元迈进,集聚“万亿项目、千亿企业、百万人口”,奋力实现“追转超”!武汉车谷的目标也是翻一番,GDP和人口都要翻一番!2021年车谷GDP1900亿,人口61万。车谷拿出“再造一个经开区”的勇气和魄力,全力打造万亿级中国车谷!
武汉经开正式向东湖高新“宣战”,谁才是武汉最牛区?
作者:小汐闯荆楚 来源: 头条号
79312/25


近两年,东湖高新区(光谷)大动作不断,一路向东,势头不减。即使在2020年,GDP增长仍然超过5%,成为武汉唯一GDP正增长的区。光谷还提出,未来几年,继续扩张,到2025年GDP要实现翻一番,超过5000亿。而武汉经开区(车谷)在2019

免责声明:本网转载合作媒体、机构或其他网站的公开信息,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信息仅供参考,不作为交易和服务的根据。转载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告之,本网将及时修改或删除。凡以任何方式登录本网站或直接、间接使用本网站资料者,视为自愿接受本网站声明的约束。联系电话 010-57193596,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