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姬的金属光泽与玻璃幕墙的反射交织,为蓉城再添一网红打卡地标。
“未来感拉满,超酷炫”“终于见到了机械姬”……近日,国际知名艺术家空山基《光·透明·反射》中国巡展成都站启幕即引爆全城,相关发帖也迅速刷屏各大社交平台。作为20世纪标志性的未来主义符号,空山基曾与Dior、索尼、F1等大牌合作,其作品二级市场常年溢价数倍,此次成都站更带来全球首发的限量盲盒门票等数十款周边,稀缺性拉满。
空山基《光 透明 反射》现场
开展不足一周,就收获高关注的幕后操盘手并非传统艺术机构,而是京基智农(000048)(000048)旗下的“应允之地”。其IP跨界一鸣惊人,让资本市场意识到:这家以“养猪”“地产”为标签的公司,竟已具备运营国际顶流IP的能力。这不仅有望抬高其营收天花板,更打开了“物质消费+精神消费”双轮驱动的想象空间。
不过,当前的IP赛道已十分拥挤,泡泡玛特、卡游、阅文集团、巨星传奇等上市公司也在深耕。后来者京基智农为何此时入局?其跨界逻辑是什么?京基智农副总裁兼董事会秘书蓝地,对此进行了解答。
蓝地
从“养殖”到“养情绪”:用空山基IP展叩开万亿精神消费大门
当物质消费进入存量竞争,“情绪价值”便成为唯一增量。过去五年,京基智农在生猪养殖领域跑出“四厂一梯队”的高效率,如今却突然操盘起了国际顶流艺术IP展,将资源投向了看似毫不相关的赛道,市场难免有些疑惑。对此,蓝地用一句“养猪是满足物质刚需,‘空山基’则是满足精神刚需,”点破了公司转型的核心——京基智农正在把对“民生刚需”的理解从蛋白质升级为多巴胺。
在蓝地看来,选择“空山基”IP做首秀,既因其全球辨识度与稀缺性,更因其“高端艺术+潮流符号”的双重属性,可一次性验证团队在顶流IP获取、策展、衍生品设计、在地化运营、私域沉淀五大环节的闭环能力。空山基成都站不是一个孤立的展览,而是京基智农用顶级IP为自己贴上了一个“精神消费运营商”新标签。
空山基《光 透明 反射》现场
笔者:京基智农以现代农业立身,为何突然跨界艺术IP?
蓝地:我们在物质消费领域已验证两件事——赛道研判与团队打造。2019年从零进入养猪行业,四年做到成本、售价双优,靠的是系统能力。IP运营同样遵循这套方法论:赛道足够大、需求足够刚、供给足够稀缺。IP运营是一个万亿级空间的赛道,其中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成功案例,比如泡泡玛特、迪士尼等,在全球孤独经济持续放大的环境下,成功运营IP,构建差异化的消费场景,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情绪价值,是满足市场需求的不错选择,既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在践行社会责任。
笔者:海外IP众多,为何要选择空山基?
蓝地:空山基是全球知名艺术家,其作品形象和元素具有独特的辨识度,与全球诸多品牌有过成功跨界合作,属于IP属性被良好泛化的代表。但在我看来,高端艺术IP容易出现“无从接触”和“来源不清”的问题。所以,我们希望通过与空山基的授权合作,进一步把高端艺术形象通过“艺术家作品+多元周边产品”的方式带到寻常百姓面前,满足大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消费诉求,也提供了正版渠道。在丰富大家的文化消费的同时,积极打造“应允之地”的品牌形象。我们用“限时、限量、限价”策略,让空山基既保持高端调性,又首次以几十元到几百元价格带触达大众。
空山基《光 透明 反射》现场
笔者:如何评价展览在成都的火热?
蓝地:(成都)生活气息浓、年轻人多、文化包容度高,对艺术消费有着天然亲和力。数据显示,成都近年来艺术展览观展人次年均增长超30%,年轻群体对潮流文化的接受度全国领先。为此,做了三重定制化设计:空间上,打造400平方米户外未来主义展厅,曲线金属与玻璃幕墙呼应成都“公园城市”的美学;互动上,新增“热水显影”徽章等充满可玩性的产品,贴合年轻人“爱玩”的需求;产品上,推出机械姬造型雪糕、川剧元素联名周边,将本地文化与机械美学结合。这种“全球化IP+本地化表达”的模式,是此次展览持续火爆的关键。而将艺术做成可吃可玩的社交货币,也进一步验证了“高端IP日常化”模型的正确。
双轮驱动建宽护城河:“顶流+自有”有望撕开IP赛道新缺口
空山基IP成都展的成功,只是京基智农IP战略的起点。蓝地透露,在主业稳健增长的基础上,公司正以“顶流IP合作+自有IP孵化”的双轨模式,构建差异化竞争壁垒。当前的IP赛道红海,但实则分层明显:顶流IP缺运营,腰部IP缺资源,平台型公司缺品牌溢价。
京基智农的打法是“短期借势顶流IP打响品牌,长期孵化自有IP沉淀价值”,并依托上市公司信用、现金流与产业资源建立护城河。当顶流合作带来品牌高度,自有IP贡献利润厚度,两条曲线交替上升,京基智农或将打开想象空间。
空山基《光 透明 反射》现场
笔者:与行业竞品相比,京基智农的IP业务有何不同?
蓝地:IP业务是我们的“第二增长曲线”。其业务范畴聚焦在潮流时尚艺术领域,集高端IP加速运营和自有IP核心产品打造运营为核心,我们的IP业务分两种模式,第一部分是通过与顶流IP的合作共创,为顶流IP策划设计系列周边产品和匹配的线上线下(300959)推广活动。这种合作是顶流IP和“应允之地”双品牌露出,通过限时、限量、限价方式将周边产品推向市场,推广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线下的艺术展、市集、快闪店、嘉年华、音乐会等,每次活动时间短但频次高,在有限时间内反复强化“应允之地”的品牌高度,同时聚拢消费者群体转为私域运营,为“应允之地”长期发展奠定客户基础。
第二部分则是通过与腰部IP的合作共创,打造“应允之地”自有的核心IP产品。通过对消费者的分层画像和精准推送,为其长期稳定地供应针对性产品。这种组合既能降低单一IP依赖风险,又能通过顶流流量反哺自有IP,形成正向循环。
空山基IP周边
笔者:面对万亿级的IP市场空间,如何进一步拓宽护城河?
蓝地:别人做IP是“卖产品”,我们是“卖体验+产品”。这种差异让公司在红海中找到错位竞争空间。正如空山基展不仅是“卖票+卖周边”,更是通过沉浸式装置打造“艺术消费场景”,而这种体验感才是吸引消费者复购的关键。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修炼内功,我们已在IP运营领域积累了一定的成功案例,对于IP的识别和促成授权合作有着较强的策划落地能力,“应允之地”积累了一定的IP矩阵,未来每年都会提速新增合作IP。同时,需要不断提升流量管理的能力,通过多种策划活动将用户流量转入私域体系,精准触达存量用户和增量获客,加速IP产品的变现。帮助IP迅速推向目标人群获得商业回报。最后是加强营销能力。对于不同类别的IP通过精心策划的宣发、销售,方能加速业务兑现。文/东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