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新人送旧人,江山代有才人出。今年是A股投资风格切换的一年,也是小登资产全面接替老登权杖的一年。
过去三年,属于深度价值投资,银行等老登股靠低估值、格局稳定、分红多跑赢了市场。但今年科技股大爆发,成长风格成为主流。
小登开始抢班夺权,如新兴科技指数中年内涨幅TOP20的个股,涨幅都在115%以上。而传统白马股跑输市场的不在少数。
但势如破竹的形势在国庆节后戛然而止,小登板块开始了全面调整。国庆节后前两个交易日,光刻机板块下跌5.2%,算力硬件板块下滑4.8%,半导体下挫8%。
应该如何看待小登股的调整?
本文持有以下观点:
1、业绩跟不上估值。小登股回调的主要问题是业绩和估值割裂,部分如固态电池、液冷概念等相关板块,还处在商业化早期阶段,有些概念股只有预期没有业绩。而即使商业化成熟的板块,也有业绩跟不上估值之嫌。
2、需要公允看待小登股业绩。卖方对部分小登股业绩预测过于乐观,如对光模块的业绩增长基于产能扩张后,产品不降价来预测。但光模块的行业特征是一旦放量,利润率很容易下滑。目前卖方预测已受到机构买方质疑。
3、小登资产迎来分化。小登资产作为国运级竞争的种子选手长期确定性较高,但随着板块从宏达叙事的流动性驱动进入到业绩增长的基本面驱动,小登股将迎来去伪存真。
01、从酱香科技到硬科技
“买你的白酒去吧,老登!”
这句券商分析师对买方大佬的回怼,既是小登股与老登股的具象化竞争,也是A股投资风格转换的注脚。
市场所说的“老登股”,代表老牌价值风格,注重基本面分析、现金流贴现与安全边际,代表资产是消费、金融等成熟行业的蓝筹股,如贵州茅台、格力电器、银行等。
“小登股”则代表押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激进投资风格,侧重行业景气度和技术颠覆性,代表资产是,AI、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前沿赛道资产,如“易中天”(新易胜、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纪连海”(寒武纪、工业富联、海光信息)。
过去三年的A股,是属于深度价值型投资的三年,价值投资的经济经理通过挖掘低估值、竞争力足够强、格局足够稳的行业和公司,来强化投资的安全性,靠在“熊市中更抗跌”,跑赢了市场。
但今年A股风格突变,科技成长股大爆发,成长风格成为主流。资本市场也上演“一代新人换旧人”,代表新兴科技的小登资产吊打老登资产。
如新兴科技指数中年内涨幅TOP20的个股,涨幅都在115%以上。而传统白马股跑输市场的不在少数。
老登股没落,小登股风光的逻辑也不难理解。
从宏观大势看,规模优势、效率优势、成本优势构筑的传统行业发展路径已到*,想要突破瓶颈,硬科技领域的向上突破是必由之举。A股主线自然要从酱香科技切换到硬科技。
而落在更具象化的资产上,传统行业进入存量市场后,老登股大多数遇到了“量价齐跌”的问题,不少传统资产的业绩表现也并不好。典型代表是,白酒板块作为最强消费股,近十年年内,首次出现板块收入下滑。
而小登资产多处在市场空间大、增速快的新兴赛道,业绩增速有保证。如上半年,寒王收入同比增长4347.82%,让不少股民“不寒而栗”,形容因不持有寒武纪而惶恐不安的样子。
叙事、业绩兼具,小登股也就成为了今年A股牛市中的*主线。只不过,没有永远上涨的资产,小登股在近期有了调整。
9月份后,不少小登股已有调整之势,国庆节后则出现了整个板块的回调。国庆节后前两个交易日,光刻机板块下跌5.2%,算力硬件板块下滑4.8%,半导体下挫8%,创业板指累计跌幅超过6%。
应该如何看待小登股的调整?
02、暴涨之后的定价难题
相比于老登股的稳健和清晰,即使亏钱也让人亏得踏踏实实明明白白;小登股技术、格局多变且估值很大一部分来自预期提升,价值多少有些“虚无缥缈”。
而二级市场的人性又是“乐观的时候盲目乐观,悲观的时候盲目悲观。”小登股性感的上升曲线吸引着源源不断的投资人下注,当市梦率不足以概括小登股的疯狂后,市场甚至造出了市寒武纪率(TTM PE 超470倍)。
一边是难以精准定量的价值,一边是高高在上的估值,小登股也就出现了近期的调整现象。
目前,小登股回调的主要问题是业绩和估值割裂,部分如固态电池、液冷概念等相关板块,还处在商业化早期阶段,有些概念股只有预期没有业绩,这类资产自然会出现回调。
但小登股更让投资人颤颤巍巍的是,即使有订单的企业,也有业绩跟不上估值之嫌。
典型如“易中天”所在的光模块领域。光模块是AI产业链中最容易出业绩的板块之一。
国内大部分科技公司或被国外卡脖子,或技术与海外差距较大在AI浪潮中的参与度不高。但光模块虽有技术学习周期,但整体是拼成本、拼响应速度,所以是国内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产业。全球光模块销售额前十大供应商中,上榜的中国厂商达到7家。
作为AI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零部件(一颗GPU需要6-8颗光模块),光模块也成了国内最容易出业绩的小登股。上半年,“易中天”营收增速在35%-282%。
机构也纷纷给出买入评级,并大幅上调业绩,根据wind一致性预期,2026年中际旭创、新易盛、天孚通信有望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45.98%、47.17%、37.05%。
但卖方给出的预测受到了买方质疑。资深大佬荒原投资董事长凌鹏公开质疑市场对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超250亿元预测的合理性。
其核心质疑点是市场给出的利润预期是基于“产能大幅扩产后27年产品不降价”的假设,而这个假设的根据是“企业说了不降价”。在林鹏看来,产能大幅增加后,企业无法保证未来几年不降价。
林鹏的质疑有一定的产业逻辑。光模块的硬伤是技术含量不高,很难拉开性能差距。
这种产业特征决定了产品一旦放量,竞争会激烈,毛利率也会下降。这在已经规模化量产的的800G光模块中已经得到验证,据LightCounting数据,800G光模块均价将从1200美元跌至800美元以下。
光模块业绩与估值的争议在小登股中并非个例,很多投资人也因此对小登股说出:“你很好,但我们不合适。”
应该如何看待遭遇调整的小登股?
03、到了分化的时候
国庆节后小登板块快速下跌的导火索是国际贸易再生变数。市场担心以高科技资产构成的小登股将面对更严厉的长臂管辖,对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但科技摩擦越激烈,越凸显自主独立的紧迫性,小登股作为硬科技国产化进程的“种子选手”,长期确定性反而越强。
这种担负国际竞争任务的种子选手,也会跳出会计报表的静态思维,并获得了更高的资产溢价。寒武纪的高估值很大程度上就来自这里。
寒武纪虽然业绩增速亮眼,但市盈率(TTM)高达473.18倍,这意味着按照其当前的盈利能力,寒武纪需要不吃不喝干473年,累计的净利润规模才能达到当前的公司价值。这在任何传统的估值模型里,都指向了泡沫。
但寒武纪承担着“国产芯片替代,瓦解美国AI霸权”的宏达叙事,这种关乎国运级的竞争,也把寒武纪持续推上了新高。
寒武纪的逻辑也是小登板块上涨的逻辑,但参照历史,沿着这个逻辑,小登股也会出现明显分化。
小登股走势大概率遵循这样一条清晰的传导路径:首先是预期重估,基于宏大叙事(如国产替代)和远期展望,市场情绪被点燃,板块整体估值中枢上移。这个阶段,流动性是主角,泥沙俱下,鸡犬升天。
但预期重构后,随着产业链关键节点的到来,资产逻辑开始接受检验,能够将订单转化为实实在在收入和利润的公司,将继续获得资金追捧;而纯粹讲故事的公司,则会被无情抛弃。小登股将进入基本面驱动,资产也会迎来去伪存真。
展望未来,中国必将诞生自己的科技巨头。
前提是,这些企业必须具备真正科技含量,而非单纯概念炒作。那些“炒上去的科技股”终将泡沫破灭,但根基扎实的“小登”将脱颖而出。